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中职网),全国唯一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 > 教学改革

中高职一体化课改的“浙江实践”

时间:2022-09-23
导读: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域面积不大,产业结构却十分健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与此相伴,浙江的职业教育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然而,近年来这里的职业教育也走入改革深水区...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浙江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域面积不大,产业结构却十分健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与此相伴,浙江的职业教育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第一方阵。

然而,近年来这里的职业教育也走入改革深水区,直面改革难题。随着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心智要求不断升级,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学历和技能“双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成为普遍选择。而现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标准不一、课程内容重复、管理机制不畅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从2021年6月开始,浙江省全面开启了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本土化”尝试,构建一体设计、递进培养的省级标准,探索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

这项改革如何起步、如何推进?目前进展如何?给中高职院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一行日前赴浙江进行了深度采访调研。

入企调研人才需求,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没想到这么受重视,也没想到推进这么快。”此次中高职一体化课改,让在职业教育这艘大船上经历了几十年风吹浪打的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程江平连呼两个“没想到”。

职教领域的课改,在浙江已不是第一次,仅最近10年就经历过两轮。“十二五”期间,企业急需大量技能人才,浙江聚焦企业和社会需求,适时启动中职专业课改,将课程的建构逻辑从“知识本位”转向“技能本位”。

进入“十三五”,随着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日益受到关注,浙江省教育厅又适时启动新一轮中职选择性课改,满足学生对终身发展与品质生活的渴望,将课程的建构逻辑从“社会导向”转向“学生导向”。

“此轮课改,兼顾了前两轮课改的成果,既满足企业对人才技能要求的不断升级,也满足家长和学生学历技能‘双提升’的诉求,中高职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谈起新一轮课改,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陈达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或许是由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恰好击中了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早在2020年课改调研论证阶段,就受到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成岳冲的关注,并在报告上批示,要求对中高职一体化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两年内参加了9次由母校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课改校企座谈会,浙江振丰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祖雷对这次职教改革充满期待。

徐祖雷所在的建筑行业正在向装配式建筑转型,中职生已不能满足实际用工需求。“我们需要更多懂建筑、会看图、能预算且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长学制培养是唯一的路径。”徐祖雷说。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是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进阶。”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永祥告诉记者。

做好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具体岗位群的设置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施条件等相关内容寻找客观依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改序幕初启,一场“入企大调研”随即展开。

“我们就是纺院的校办工厂。”在博洋控股集团,集团董事项江鹏握着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郑卫东的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记者说,“我们浙江产业基础好,职业院校是产业基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发展得好,我们这些企业才能更优秀。”

正是看到了校企间的这份默契与深度融合,省教育厅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课改任务交给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接到任务后,郑卫东亲自担任课改组组长,率领由职教教科研人员、相关学校专业带头人、课程专家、核心企业专家等共同组成的调研团队,设计调研方案,走进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


  • 领导讲话
  • |
  • 政策法规
  • |
  • 发展规划
  • |
  • 教学改革
  • |
  • 通知公告
  • |
  • 学籍查询
  • |
  • 入网查询
  • |
  • 成绩查询
  • |
  • 认证查询
  • 版权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   中职网   中职网官网

    指导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0003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