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中职网),全国唯一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 > 教育时评

二十大代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时间:2022-10-23
导读: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成为二十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人才和教育的关系就像鱼和水...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北京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成为二十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人才和教育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我们要想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必须要有发达的教育;没有发达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充沛的人才,也很难掌握先进技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论述的背后逻辑非常清晰。”谈及教育和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这样表示。



“人才是掌握高级技能、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力的代表。生产力要想提高,必须拥有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而人才的产生有赖于教育的发展,任何人都不是生而知之,必须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才能成长为人才。”邓卫说。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受访者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突出强调人才的支撑作用,彰显了党对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卫认为。



如何认识教育、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邓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和伟大的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表明我们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勇于闯出一条中国道路,给出一个中国方案,提出一套中国学说,在理论上具有十分宝贵的原创价值和鲜明的原创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为教育领域的代表,邓卫2018年出任湖南大学党委书记一职,他还有着在清华大学30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这让邓卫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长期的思考和工作体会。关于教育、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邓卫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邓卫认为,第一方面,我国要迈入现代化的人口总数超过了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因为规模巨大,任务繁重,要想使这么庞大的人口群体整体性迈入现代化,对我国经济总量、环境支撑能力、社会治理能力、资源供给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巨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巨大人口规模要迈入现代化,我们需要动员的力量也非常庞大,这要靠各行各业、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高素质人才支撑这项历史任务。”



第二方面,我国现代化的道路与西方既有模式不同,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少,一块也不能少。要使全社会、全领域的人群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被落下,整体提高、共同前进,就必须保证在一些特殊地区、特别群体中投入更多资源。“因此,需要我们从教育入手,从根本上赋予这部分群体、这部分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和人才对这部分地区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第三方面,我国追求的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之路要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上,花更大投入和代价,让各个系统维持协调、合适、科学的比例。我们也需要在上述相关领域发展更多学科,培养更多人才,才能处理好复杂系统化的关系。”邓卫说。



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



进入新时代,发展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0年9月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



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习近平总书记说:“见到你们很高兴,让我想起岳麓书院的两句话:‘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真是人才济济啊!”他表示,“于斯为盛”首先指的是湖湘大地代有人才出,涌现出许多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



这对湖南大学全体师生是极大的激励。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源起前身,书院精神在现代校园中仍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书院将其融入现代教育发展,走出一条传统和现代兼容并蓄之路。



南宋教育家张栻曾在《岳麓书院记》中指出,办学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也不是为了缀辑文辞,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品德操行;教育的目的是传道济民,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谈及湖南大学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邓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湖南大学在人才培养、人才汇聚上都有战略部署。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广泛的讨论,学校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底色,也是湖南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特色。



如何理解“经世致用”的内涵?邓卫坦言,“经世致用”在历史上有不同文化含义,在今天看来,所谓“经世致用”人才要面向国家和时代的重大需求——科学前沿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国家急迫的难问题,能以自己的知识专长和研究成果,用于国之命脉、用于国之重器、用于国之大政。湖南大学要培养领军人才,他们是这样一群人:科学探索的先行者、科技攻关的组织者、科教战略的倡议者,以及所在行业领域的领导者。


  • 领导讲话
  • |
  • 政策法规
  • |
  • 发展规划
  • |
  • 教学改革
  • |
  • 通知公告
  • |
  • 学籍查询
  • |
  • 入网查询
  • |
  • 成绩查询
  • |
  • 认证查询
  • 版权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   中职网   中职网官网

    指导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0003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