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中职网),全国唯一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 > 通知公告

江苏省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五育”融合 “常有优生”

时间:2022-12-20
导读: 紧扣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前列要求,构建可视化学位建设系统,提升学校建设与区域人口、空间规划的匹配度,以非常之力系统规划全市教育设施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年来,常州坚持把“人民是否...

紧扣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前列要求,构建可视化学位建设系统,提升学校建设与区域人口、空间规划的匹配度,以非常之力系统规划全市教育设施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年来,常州坚持把“人民是否支持”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满意度连续多年达95%以上,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人民满意教育的“常州之治”初具样态、初显成效。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行动指南,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入手,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教育力量。

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学有所教”是最基本的民生底线,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公平。常州紧扣民生保障水平走在前列要求,构建可视化学位建设系统,提升学校建设与区域人口、空间规划的匹配度,以非常之力系统规划全市教育设施布局,推动各地政府将加大学位资源供给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形成了“市级统筹、县区为主”的责任机制。党的十九大以来,总投资309.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05所,总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竣工投用学校244所,增加学位15.7万个。常州教育更好地满足了学龄人口的入学需求,在提供“有学上”的机会上排解了民忧,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

让每个人都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近年来,常州瞄准“更加公平、更为优质”奋斗指向,加快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深入实施学校主动发展、优质学校建设、集团联盟办学,全面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深度推动在常职业院校提档升级。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1.04%,5个区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5所学校获评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学校,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常州教育以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常有优学”的美好期盼,实现了教育过程公平。

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常州坚持“一人一案、按需施教”原则,以市中吴实验学校职教实训基地为依托,推动企业、高职校与特教学校三方融合共育,实现了教学、科研、运营“三位一体”,为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了适合而有温度的教育。常州市职业教育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6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冠名班等项目近400个,参与学生1.2万余名,“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率达100%。常州教育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选择性,实现了教育结果公平。

坚持聚焦群众关切,提升教育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常州老百姓对教育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约占19.1%)、办学治校(约占27.8%)、师资力量(约占28.1%),充分表明老百姓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期待值明显提高。常州紧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心任务,聚焦人民群众的关切持续发力。

围绕办学质量好不好,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通过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发挥市、区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作用,打造“常老师的课”特色品牌。“十三五”期间,19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常州教育通过聚焦人民群众对办学质量的关切,实现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围绕师资力量强不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实施“常有优师”行动计划,持续探索高水平教师发展机制,奋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优化“龙城教育英才”引育实施办法,试点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生项目,创新研发教师培训“AI场景演练系统”,持续深化“县管校聘”“局管校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目前省级名师及市“五级阶梯”优秀教师已达万人。常州教育通过聚焦人民群众对教师队伍质量的关切,实现师资水平的总体跃升。

围绕学生培养优不优,构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一体化协同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启动实施全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导师制、免修制、学长制等培养制度。常州教育通过聚焦人民群众对学生发展质量的关切,实现人才培养的体系推进。

坚持全面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常州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更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更有成效的终身教育,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破解“成效慢”难题。作为第一批设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常州以“三大领域十项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保障领域改革、提质增效领域改革、创新突破领域改革。以课后服务为例,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5+2+1”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每周六1次“常老师在线”服务,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课后服务100%、学生参与率达93.81%。全省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评价和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常州两项评估在13个设区市中位居第一,其中金坛区综合得分在116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一。

推进职业教育高地建设,破解“职教冷”难题。作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地,常州积极推进产教高度融合,4年3次获评省职业教育改革明显设区市,职业教育影响力和知名度日益扩大。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1270人,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坚持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常州全面实施“常有优生”培育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和人生出彩打好基础。

着眼建成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以金色理想信念、红色爱国主义、黄色传统文化、绿色生态文明、蓝色心理健康、橙色法治教育、紫色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七彩德育”体系。着眼形成更高质量的健康教育。率先在全省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数据智能平台,实施72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测,打造“医教联盟、警教联盟”转介通道,着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着眼发展更高品质的体教融合。挂牌100所市级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率先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私人定制”,全省体育人才输送贡献奖榜单连续3年位居第一。着眼推进更高成效的劳动教育。加快建设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启动《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立法工作,11节课程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库。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原文刊载于2022年第25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领导谈民生|江苏省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五育”融合 “常有优生”》

作者:完利梅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 领导讲话
  • |
  • 政策法规
  • |
  • 发展规划
  • |
  • 教学改革
  • |
  • 通知公告
  • |
  • 学籍查询
  • |
  • 入网查询
  • |
  • 成绩查询
  • |
  • 认证查询
  • 版权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网   中职网   中职网官网

    指导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编号:京ICP备10003070号